多元且專注─2011年第四屆上海當代音樂周總評-林芳宜
Special thanks to Ms. Ling Fang-Yi for providing the right for SMCC to share the review.
進入第四屆的「新上海」上海音樂學院當代音樂周,以「當代匯集多元、多元豐富當代」作為策劃主軸,展開了為期5天、總共58部當代作品的音樂節,內容包括了音樂會、現代舞演出、講座、論壇、比賽等,不僅規模傲人,其所邀演的音樂家與表演者,均為國際樂壇上的頂尖好手。作為首次現場全程參與當代音樂週的觀察者,筆者相當期待看到這個策劃的實踐。
首先打開音樂周序幕的是來自尼泊爾的瓊英‧卓瑪(Ani Choyin)。瓊英‧卓瑪以純淨的聲音,行走各國演唱以推動她的人道關懷,在國際間,她的歌聲與善行同享盛譽。她以一場講座為音樂周開場,從如何踏上修行之路、如何結合唱歌與修行、到作為一種關懷社會的途徑,如何透過歌聲與音樂傳達美善的力量,瓊英‧卓瑪以動人的聲音娓娓道來,一如她的歌聲般悅耳。瓊英‧卓瑪的講座與演出屬於音樂周「多元」的一部分,多元化是當代藝術的重要特質,也是促使當代藝術持續成長的一個養分,能有別於「純粹」音樂演出的音樂節、設計跨領域的節目,是策劃單位的巧思,而這其中最珍貴的當屬瓊英‧卓瑪與一代古琴大師成公亮的同台演出。長年在當代音樂中追尋新的聲音、技巧與風格,每每遇到如此純然的音樂,總是格外感到珍貴,聆聽成公亮大師與瓊英‧卓瑪,讓筆者真正經歷了樸而不拙、純而不乏的聲音饗宴。
另一個屬於「多元」的節目是舞蹈家金星,也許因為場地的限制,金星帶來的都是小品,但其中有以溫德青作品入舞的《一籠二鳥》,以及與古琴演奏家戴曉蓮現在演唱、金星親自表演的《歸去來辭》,前者具象、後者寫意,都是直見創作者真心誠意的作品,令筆者動容。
歷屆當代音樂周均設有駐節樂團與作曲家,讓作曲家的作品得以有全面性的介紹與展演,透過連結講座與音樂會的方式,更能聚焦深入解析作品。本屆音樂周分別邀請兩個當代樂團:加拿大蒙特婁新音樂團(Noucel Ensemble Moderne Montreal)、荷蘭新音樂團(Niuw Ensemble Amsterdam);以及兩位駐節作曲家:譚盾與芬尼豪赫(Brian Ferneyhough)。蒙特婁新音樂團與荷蘭新音樂團不僅是國際樂壇上相當重要的當代音樂樂團,前者長年致力於新生代作曲家的作品展演與當代音樂的教育、後者則是將中國作曲家的作品帶上國際舞台的濫觴,此次擔任音樂周的駐節樂團,自是意義非凡。而譚盾與芬尼豪赫不消說,都是國際大師,雖然眾所期待的芬尼豪赫最終無法蒞臨音樂周現身說法,但透過樂團的展演,觀眾可以全面性的聆賞大師作品,也應無憾。
首先開幕音樂會由蒙特婁新音樂團擔綱,葉國輝的《回聲》雖然極短,卻有著信號曲的(fanfare)的趣味,演奏者於音樂廳門口的天橋上奏出樂曲,啟動了今年的音樂周。開幕音樂會曲目結合加拿大與中國的新音樂,除葉國輝的《回聲》之外,本場另外還有許舒亞的《拉姆的海市蜃樓》與溫德青的《春江花月夜》。《拉姆的海市蜃樓》以預置錄音描繪出遠方的時空,意境極美;給琵琶與室內樂團的《春江花月夜》則在旅瑞琵琶演奏家楊靜的詮釋下,20多分鐘的樂曲一氣呵成,不僅完美展現本曲嚴密的聲音織體,也潑灑出一片絢麗多彩的聲響。相對於三首來自中國作曲家的作品所展現出的完全不同的氛圍與美感,加拿大作曲家的作品則差異性較小:John Rea為紀念頻譜大師Grisey而做的 《格里塞之墓》有著非常精緻的聲音設計,各樂器既能展現各自的音色特質、同時卻緊密地與其他樂器交織出流動性極強的的色彩變化;而Denis Gougeon的《突變》則是流動性更強烈的作品,整曲聽來令筆者連結起義大利作曲家Luciano Berio給鋼琴與22項樂器的作品 Point on the curve to find.。
除了兩位蒞臨音樂節的駐節作曲家之外,音樂周的傳統之一─作曲家專場,有系統地引進歐美各作曲大師的深入介紹,今年專場是《頻譜與樂譜-格里塞》和《科學與音樂-澤納基斯》,格里賽與澤納基斯是全然不同的作曲家,前者雖以頻譜音樂著稱,但其配器與音色有如印象樂派般地細膩與融合,後者則透過精密設計的音符,建構聲音的築體,作品向來有著豐富的層次與空間感。荷蘭新音樂團詮釋格里賽的兩首經典名作-《塔雷阿》Talea和《時間的漩渦》Vortex Temporum完全到位,每一個細緻之處都拿捏得恰到好處。而蒙特婁新音樂團則演出澤納基斯的專場,該團指揮Lorraine Vailancourt 相當精準地解讀澤納基斯,演出者的技術近幾完美,但或許正是這完美的精準,強化了澤納基斯作品中的冰冷,加上演出地點先天的局限,讓這場演出失去了大部分的聲音層次與空間感,非常可惜。
兩位駐節作曲家之一的譚盾,以「圓結構-關於音樂的視覺性和視覺的音樂性」闡述他的創作理念。筆者僅於十多年前於維也納現代音樂節中聆聽過一次譚盾談創作與作品,那一次記憶深刻,因為失望太深。十多年後再聽譚盾講座,不抱任何期待,果然失望不再。譚盾從中國人對「圓」的用法出發、談到巴哈馬太受難曲中的十字圖形、最後播放近日他與奧迪汽車合作、受到媒體與音樂界強烈爭辯的圖像聲音作品。作為放在大學主辦的音樂節中一場闡述個人創作理念的講座,筆者認為雖對於專業的創作者而言,其講座內容了無新意,但對於大學生仍有相當程度的視野上的啟發。
另一位駐節作曲家芬尼豪赫臨時取消前來,雖然無法目睹大師真面目是小小的遺憾,實則由芬尼豪赫的弟子-Kris Falk解析其作品,卻對聆聽者更有益處。Kris Falk由淺入深,簡潔清晰地介紹了芬尼豪赫看似繁複的創作系統,再透過幾首芬尼豪赫的代表作,如Carceri d’Invenzione和 La Chute d’Icare 等深入介紹芬尼豪赫的聲響美學,這些範例不僅是當代音樂史中的經典作品,更是研讀各家創作技法必讀的作品,Kris Falk在短短2個小時內所傳達的內容,發揮了初探與揭秘的效能,也兼顧了智識與趣味的傳達。
兩位駐節作曲家的專場,均由荷蘭新音樂團演出,譚盾作品專場曲目多為早期作品,譚盾也是荷蘭新樂團第一批介紹到歐洲的中國作曲家之一,因此該樂團對其作品的熟析自不在話下,這些早年的作品也可說與該樂團的展演歷史緊密相連。對於能夠聽到荷蘭新音樂團演出譚盾早期這些尚存創作功夫的作品,筆者認為是一種幸運,但更幸運的是由該團演出的芬尼豪赫專場,芬尼豪赫龐雜繁複的樂曲,透過荷蘭新音樂樂團的演繹,成了極為動聽的歌曲,聽完該場專場演出,不禁為能夠親耳聆聽如此精闢的當代音樂演出的觀眾感到無比慶幸。
創立於1980年的荷蘭新音樂團在中國當代音樂的發展歷史中,有著不可抹滅的貢獻,該團自1991年起,大量的於世界各地展演中國當代作曲家的作品,其中包括了莫五平、譚盾、郭文景、許舒亞等人的作品,音樂總監Jöel Bons更是與這些作曲家建立起恆久的情誼。在中日荷音樂會中,荷蘭新音樂團演出了莫五平與許舒亞在1991、1992年的作品,這有回顧並向該團與這些中國作曲家們的情誼致敬之意,另外再演出兩位新生代作曲家張士超與張懿的作品,是為情誼的傳承。張士超的《祖率-355/113》相當有活力,並且十分流暢,取材自古代的科學家,音樂中展現代表科學領域的動能。而張懿的《喚III》有著令人驚喜的豐富音色,色塊的移動與重疊,非常具有美感,然而卻似乎少了一些發展與延續的思考與設計,實屬可惜。除了中國兩代作曲家之外,本場音樂會還演出日本曲家典子小出的《琥珀》和荷蘭作曲家美可.娜的《飛濺》,《琥珀》有著不可思議的透明感,作曲家以無數線條上極其細微的變化,共建出絕美的音色。而《飛濺》則以完整、嚴謹的曲式為依據,呈現出力度與速度在寂靜中的存在感。
荷蘭新音樂團是歐洲頂尖的當代樂團,因此團員對於當代音樂中各種無奇不有的技法十分熟捻,這次音樂周特別邀請音樂總監Jöel Bons與團員們,就樂器再當代音樂作品中的使用,做了一場講座,介紹了各項樂器特殊的音色與技法。而除了室內樂團之外,今年邀請的兩位獨奏家─Thomas Rosenkraz 和Ernesto Molinari 可說是國際樂壇上最頂尖的當代音樂演奏家。Rosenkraz帶來John Cage的《4分33秒》和給預置鋼琴的奏鳴曲,Rosenkranz所演奏的預置鋼琴奏鳴曲是筆者聽過該曲現場演出中,最精確卻又不流於機械化、而是透過預置的變聲傳達更多豐富的音色變化,Cage的作品長年被誤解為類似雜耍的「不具備音樂性」作品,Rosenkranz的演出卻印證了Cage作品的藝術價值。另一位獨奏會的音樂家Ernesto Molinari是歐洲演奏當代音樂的單簧管及低音單簧管的第一把交椅,這次更帶來低音單簧管的經典之作─由瑞士作曲家Michael Jarrell 為其量身訂做的《半音階II》,Molinari將自身精湛的演奏技術與對當代音樂語法的熟悉完美結合,是一場聲音藝術品的展現。
筆者認為「新上海」上海音樂學院當代音樂周較為特殊,但也極具意義的是在音樂美學的探究與新世代作曲家的教育。今年音樂周在活動開始前即廣徵弦樂四重奏的學生作品,選出的作品交由蒙特婁新音樂團演出,現場並由駐節作曲家在演出後做評論,這種方式對於提升青年作曲家的實力是直接且有效的。本屆共選出五首,分別是美國的Eric Nathan、韓國的朴善、加拿大的Symon Henry、中國的王甜甜和來自臺灣的張譽馨。Eric Nathan的《四對一》線條流暢、聲響的平衡感佳、無論是旋律或因色的變化都相當有動能,然而在動機的發展與樂句的延伸,就顯得乏弱,慢板部份深具音樂性,與前面形成對比;朴善的《光的色彩》則同樣以音色變化為作品的主體,幾乎沒有任何的動機發展或是結構性的樂句;
Symon Henry的《聲音與味道的時間》標榜著透過樂器呈現自然的現象,甚至「反曲式」(反結構),相當長的聲音線條、幾乎分辨不出的音量差距、卻仍透過各式不同的演奏技法隱藏相當豐富的戲劇性;相對於這三首以音色出發、減或反結構的作品,王甜甜的《班德斯蕾之舞》與張譽馨的《來自秋天的四則隱喻》恰恰相反,兩首都是結構嚴謹、聲音繁複的四重奏,《班德斯蕾之舞》是五首作品中最有活力的,整取充塞著不斷往前奔馳的樂句與細碎的變化,如果作曲家希望聆聽者在聆聽的過程中逐漸感到窒息與急迫,那麼《班德斯蕾之舞》是相當成功的作品;《來自秋天的四則隱喻》對於四重奏的分與合,運用得相當好,完整、充滿能量的聲響、線條流暢不窒礙,一首四平八穩的弦樂四重奏,唯獨缺少作曲家的鮮明性格。這五首青年作曲家的作品印證了兩種存在已久的普遍性問題:一是強調感覺的體現,卻缺少音樂元素運用的技術鑽研、一是鑽研音樂結構、技巧等等,做出一首好作品,但作曲家自我美學的展現卻不在其中。
創作是思想─美感與身體─技藝的結合,音樂周除了駐節作曲家與音樂家的講座外,亦邀請知名美學學者周海宏講述「什麼是音樂?」,更舉辦首屆中國當代音樂評論比賽。筆者對於周海宏先生的論點並不陌生,筆者在這場演講中注意到的卻是與美學無關的事情,亦即從聽眾的提問與討論中,似乎中國學生十分急切於對與錯的判定,對於所有的灰色地帶與不確定性,都有著相當鮮明的不耐,這是十分有趣的現象,從好的一面來說,聽眾(絕大部分是音樂院學生) 有自己的主見、並與講者進行不同觀念的探討,對於思辨能力的提升是非常重要的,但從另一方面來看,藝術的問題若是可以全部黑白兩立,那也無趣了。又或者中國學生慣於捍衛自己的觀點,雖說老師不全然是正確的,但是為了捍衛自己的觀點而全然不接受─或不試著理解─與自己不同的觀點,卻是阻礙拓展思維的作法。筆者向來主張進行批評前必須先理解、但理解不等於同意,不僅在周海宏先生的講座中,在當代音樂評論比賽中也發現到,許多觀點的爭辯起於抗拒理解,似乎認為理解了對方就是同意對方、就是失去自己的立場,
或許因為近十年來筆者不間斷地從事表演藝術評論的寫作,因此相對於音樂會的演出,當代音樂評論比賽更令筆者印象深刻,並且意外地被要求發表感想,在沒有事先閱讀入選評論、只憑入選者短短幾分鐘的綱要介紹,筆者於現場所言:「只有一篇是真正的評論」或許令許多人感到過於武斷,然而無論是評論一部作品或是一部演出,沒有個人對該作品與該演出提出個人觀點,就無法進入評論的門檻,「個人觀點」是評論最基本的條件,也是一篇評論的核心價值。
六篇入選的文章,炎艷寫譚盾的《圓》是「政治最正確」的一篇,也是筆者認為寫作立意最不可取的評論,但就一篇談論音樂作品的作文,文筆與架構仍不算差。另一篇何靜的《男人的歌六首》評男中音馬金泉,則不僅歌功頌德,文筆與架構也未達水平。唐榮寫王西麟的創作技法與研究與王旭青寫溫德青的《螞蟻搬家》是兩篇絕佳的樂曲分析小論,但是分析樂曲只是進入了解即將被我們所評論的作品,尚未達到「評論」,兩位作者做了如此精闢的作品分析,但就差最後一步:那麼作者到底覺得如何呢?周河清寫王西麟第五號交響曲就分析的部份,雖不若前兩位深入精闢,但四平八穩,可圈可點,周河清雖試著評論這首交響曲,但卻有如蜻蜓點水,輕輕帶過,好似開了評論的門卻旋即關上,十分可惜。唯一為筆者同意為「評論」的是李明月評北京現代音樂節中的一首作品:霍霏霏的《達幽》,全文從破題─簡介評論目標、引言─從歷史脈絡引出評論目標、導流─解析評論目標並鋪陳觀察點、思辯─闡述自我觀點、感想與對評論目標之疑慮,一篇評論文章該具備的條件都齊全了,而李明月的文字使用相當精準,以致通篇兼具文學意境與流暢的節奏,這是意外的收穫。
然而從李明月此篇評論中也看出另一個問題,就是深度雖深,卻缺少廣度。無論是美學的研究、演出的評論或作品的評論,筆者認為應該從學習經典、具備基礎,再行深究。經典的當代音樂作品非常多,但古典的經典作品更多,從這幾篇論文的字裡行間,筆者感覺中國學生學習的能量相當驚人,能夠對研究的方向貫徹始終,但同時也侷限於一小方圓,以王西麟作品為例,若交叉比對同時期的西方管絃樂作品,相信優秀如這幾位作者,一定能夠產生自我對王西麟作品的評論觀點;另外若廣為認識1960年代以降歐陸各家的聲音創作及實驗,相信李明月看《達幽》或中國這類的作品,會有更宏觀的觀點。
作為一位作曲家,對於上海音樂院能夠持續每年透過當代音樂週推動這個在全世界各地都是最小眾的音樂,筆者相當感謝。但作為一位藝術行政人,相對於節目的精采、音樂家在國際間的地位,筆者認為音樂會的執行仍然有相當大的改善空間,其中最嚴重的當屬遲到觀眾的控管,音樂演出中不斷進出場的觀眾實在造成太大的干擾,前台人員在演出前都必須有一張該場演出的曲目順序,並標示清楚何時可以讓遲到觀眾進場,其餘時間則應嚴格把關入口。音樂會現場拍照、聊天等,都是令筆者大開眼界的事情,也許當代音樂周應該漸漸從教育音樂家轉向教育觀眾,從音樂周的執行中,讓觀眾學習到正確的聆賞禮儀。(原文刊載於人民音樂2011年12月號)
Posted date: 12 Jan 2013
Home
進入第四屆的「新上海」上海音樂學院當代音樂周,以「當代匯集多元、多元豐富當代」作為策劃主軸,展開了為期5天、總共58部當代作品的音樂節,內容包括了音樂會、現代舞演出、講座、論壇、比賽等,不僅規模傲人,其所邀演的音樂家與表演者,均為國際樂壇上的頂尖好手。作為首次現場全程參與當代音樂週的觀察者,筆者相當期待看到這個策劃的實踐。
首先打開音樂周序幕的是來自尼泊爾的瓊英‧卓瑪(Ani Choyin)。瓊英‧卓瑪以純淨的聲音,行走各國演唱以推動她的人道關懷,在國際間,她的歌聲與善行同享盛譽。她以一場講座為音樂周開場,從如何踏上修行之路、如何結合唱歌與修行、到作為一種關懷社會的途徑,如何透過歌聲與音樂傳達美善的力量,瓊英‧卓瑪以動人的聲音娓娓道來,一如她的歌聲般悅耳。瓊英‧卓瑪的講座與演出屬於音樂周「多元」的一部分,多元化是當代藝術的重要特質,也是促使當代藝術持續成長的一個養分,能有別於「純粹」音樂演出的音樂節、設計跨領域的節目,是策劃單位的巧思,而這其中最珍貴的當屬瓊英‧卓瑪與一代古琴大師成公亮的同台演出。長年在當代音樂中追尋新的聲音、技巧與風格,每每遇到如此純然的音樂,總是格外感到珍貴,聆聽成公亮大師與瓊英‧卓瑪,讓筆者真正經歷了樸而不拙、純而不乏的聲音饗宴。
另一個屬於「多元」的節目是舞蹈家金星,也許因為場地的限制,金星帶來的都是小品,但其中有以溫德青作品入舞的《一籠二鳥》,以及與古琴演奏家戴曉蓮現在演唱、金星親自表演的《歸去來辭》,前者具象、後者寫意,都是直見創作者真心誠意的作品,令筆者動容。
歷屆當代音樂周均設有駐節樂團與作曲家,讓作曲家的作品得以有全面性的介紹與展演,透過連結講座與音樂會的方式,更能聚焦深入解析作品。本屆音樂周分別邀請兩個當代樂團:加拿大蒙特婁新音樂團(Noucel Ensemble Moderne Montreal)、荷蘭新音樂團(Niuw Ensemble Amsterdam);以及兩位駐節作曲家:譚盾與芬尼豪赫(Brian Ferneyhough)。蒙特婁新音樂團與荷蘭新音樂團不僅是國際樂壇上相當重要的當代音樂樂團,前者長年致力於新生代作曲家的作品展演與當代音樂的教育、後者則是將中國作曲家的作品帶上國際舞台的濫觴,此次擔任音樂周的駐節樂團,自是意義非凡。而譚盾與芬尼豪赫不消說,都是國際大師,雖然眾所期待的芬尼豪赫最終無法蒞臨音樂周現身說法,但透過樂團的展演,觀眾可以全面性的聆賞大師作品,也應無憾。
首先開幕音樂會由蒙特婁新音樂團擔綱,葉國輝的《回聲》雖然極短,卻有著信號曲的(fanfare)的趣味,演奏者於音樂廳門口的天橋上奏出樂曲,啟動了今年的音樂周。開幕音樂會曲目結合加拿大與中國的新音樂,除葉國輝的《回聲》之外,本場另外還有許舒亞的《拉姆的海市蜃樓》與溫德青的《春江花月夜》。《拉姆的海市蜃樓》以預置錄音描繪出遠方的時空,意境極美;給琵琶與室內樂團的《春江花月夜》則在旅瑞琵琶演奏家楊靜的詮釋下,20多分鐘的樂曲一氣呵成,不僅完美展現本曲嚴密的聲音織體,也潑灑出一片絢麗多彩的聲響。相對於三首來自中國作曲家的作品所展現出的完全不同的氛圍與美感,加拿大作曲家的作品則差異性較小:John Rea為紀念頻譜大師Grisey而做的 《格里塞之墓》有著非常精緻的聲音設計,各樂器既能展現各自的音色特質、同時卻緊密地與其他樂器交織出流動性極強的的色彩變化;而Denis Gougeon的《突變》則是流動性更強烈的作品,整曲聽來令筆者連結起義大利作曲家Luciano Berio給鋼琴與22項樂器的作品 Point on the curve to find.。
除了兩位蒞臨音樂節的駐節作曲家之外,音樂周的傳統之一─作曲家專場,有系統地引進歐美各作曲大師的深入介紹,今年專場是《頻譜與樂譜-格里塞》和《科學與音樂-澤納基斯》,格里賽與澤納基斯是全然不同的作曲家,前者雖以頻譜音樂著稱,但其配器與音色有如印象樂派般地細膩與融合,後者則透過精密設計的音符,建構聲音的築體,作品向來有著豐富的層次與空間感。荷蘭新音樂團詮釋格里賽的兩首經典名作-《塔雷阿》Talea和《時間的漩渦》Vortex Temporum完全到位,每一個細緻之處都拿捏得恰到好處。而蒙特婁新音樂團則演出澤納基斯的專場,該團指揮Lorraine Vailancourt 相當精準地解讀澤納基斯,演出者的技術近幾完美,但或許正是這完美的精準,強化了澤納基斯作品中的冰冷,加上演出地點先天的局限,讓這場演出失去了大部分的聲音層次與空間感,非常可惜。
兩位駐節作曲家之一的譚盾,以「圓結構-關於音樂的視覺性和視覺的音樂性」闡述他的創作理念。筆者僅於十多年前於維也納現代音樂節中聆聽過一次譚盾談創作與作品,那一次記憶深刻,因為失望太深。十多年後再聽譚盾講座,不抱任何期待,果然失望不再。譚盾從中國人對「圓」的用法出發、談到巴哈馬太受難曲中的十字圖形、最後播放近日他與奧迪汽車合作、受到媒體與音樂界強烈爭辯的圖像聲音作品。作為放在大學主辦的音樂節中一場闡述個人創作理念的講座,筆者認為雖對於專業的創作者而言,其講座內容了無新意,但對於大學生仍有相當程度的視野上的啟發。
另一位駐節作曲家芬尼豪赫臨時取消前來,雖然無法目睹大師真面目是小小的遺憾,實則由芬尼豪赫的弟子-Kris Falk解析其作品,卻對聆聽者更有益處。Kris Falk由淺入深,簡潔清晰地介紹了芬尼豪赫看似繁複的創作系統,再透過幾首芬尼豪赫的代表作,如Carceri d’Invenzione和 La Chute d’Icare 等深入介紹芬尼豪赫的聲響美學,這些範例不僅是當代音樂史中的經典作品,更是研讀各家創作技法必讀的作品,Kris Falk在短短2個小時內所傳達的內容,發揮了初探與揭秘的效能,也兼顧了智識與趣味的傳達。
兩位駐節作曲家的專場,均由荷蘭新音樂團演出,譚盾作品專場曲目多為早期作品,譚盾也是荷蘭新樂團第一批介紹到歐洲的中國作曲家之一,因此該樂團對其作品的熟析自不在話下,這些早年的作品也可說與該樂團的展演歷史緊密相連。對於能夠聽到荷蘭新音樂團演出譚盾早期這些尚存創作功夫的作品,筆者認為是一種幸運,但更幸運的是由該團演出的芬尼豪赫專場,芬尼豪赫龐雜繁複的樂曲,透過荷蘭新音樂樂團的演繹,成了極為動聽的歌曲,聽完該場專場演出,不禁為能夠親耳聆聽如此精闢的當代音樂演出的觀眾感到無比慶幸。
創立於1980年的荷蘭新音樂團在中國當代音樂的發展歷史中,有著不可抹滅的貢獻,該團自1991年起,大量的於世界各地展演中國當代作曲家的作品,其中包括了莫五平、譚盾、郭文景、許舒亞等人的作品,音樂總監Jöel Bons更是與這些作曲家建立起恆久的情誼。在中日荷音樂會中,荷蘭新音樂團演出了莫五平與許舒亞在1991、1992年的作品,這有回顧並向該團與這些中國作曲家們的情誼致敬之意,另外再演出兩位新生代作曲家張士超與張懿的作品,是為情誼的傳承。張士超的《祖率-355/113》相當有活力,並且十分流暢,取材自古代的科學家,音樂中展現代表科學領域的動能。而張懿的《喚III》有著令人驚喜的豐富音色,色塊的移動與重疊,非常具有美感,然而卻似乎少了一些發展與延續的思考與設計,實屬可惜。除了中國兩代作曲家之外,本場音樂會還演出日本曲家典子小出的《琥珀》和荷蘭作曲家美可.娜的《飛濺》,《琥珀》有著不可思議的透明感,作曲家以無數線條上極其細微的變化,共建出絕美的音色。而《飛濺》則以完整、嚴謹的曲式為依據,呈現出力度與速度在寂靜中的存在感。
荷蘭新音樂團是歐洲頂尖的當代樂團,因此團員對於當代音樂中各種無奇不有的技法十分熟捻,這次音樂周特別邀請音樂總監Jöel Bons與團員們,就樂器再當代音樂作品中的使用,做了一場講座,介紹了各項樂器特殊的音色與技法。而除了室內樂團之外,今年邀請的兩位獨奏家─Thomas Rosenkraz 和Ernesto Molinari 可說是國際樂壇上最頂尖的當代音樂演奏家。Rosenkraz帶來John Cage的《4分33秒》和給預置鋼琴的奏鳴曲,Rosenkranz所演奏的預置鋼琴奏鳴曲是筆者聽過該曲現場演出中,最精確卻又不流於機械化、而是透過預置的變聲傳達更多豐富的音色變化,Cage的作品長年被誤解為類似雜耍的「不具備音樂性」作品,Rosenkranz的演出卻印證了Cage作品的藝術價值。另一位獨奏會的音樂家Ernesto Molinari是歐洲演奏當代音樂的單簧管及低音單簧管的第一把交椅,這次更帶來低音單簧管的經典之作─由瑞士作曲家Michael Jarrell 為其量身訂做的《半音階II》,Molinari將自身精湛的演奏技術與對當代音樂語法的熟悉完美結合,是一場聲音藝術品的展現。
筆者認為「新上海」上海音樂學院當代音樂周較為特殊,但也極具意義的是在音樂美學的探究與新世代作曲家的教育。今年音樂周在活動開始前即廣徵弦樂四重奏的學生作品,選出的作品交由蒙特婁新音樂團演出,現場並由駐節作曲家在演出後做評論,這種方式對於提升青年作曲家的實力是直接且有效的。本屆共選出五首,分別是美國的Eric Nathan、韓國的朴善、加拿大的Symon Henry、中國的王甜甜和來自臺灣的張譽馨。Eric Nathan的《四對一》線條流暢、聲響的平衡感佳、無論是旋律或因色的變化都相當有動能,然而在動機的發展與樂句的延伸,就顯得乏弱,慢板部份深具音樂性,與前面形成對比;朴善的《光的色彩》則同樣以音色變化為作品的主體,幾乎沒有任何的動機發展或是結構性的樂句;
Symon Henry的《聲音與味道的時間》標榜著透過樂器呈現自然的現象,甚至「反曲式」(反結構),相當長的聲音線條、幾乎分辨不出的音量差距、卻仍透過各式不同的演奏技法隱藏相當豐富的戲劇性;相對於這三首以音色出發、減或反結構的作品,王甜甜的《班德斯蕾之舞》與張譽馨的《來自秋天的四則隱喻》恰恰相反,兩首都是結構嚴謹、聲音繁複的四重奏,《班德斯蕾之舞》是五首作品中最有活力的,整取充塞著不斷往前奔馳的樂句與細碎的變化,如果作曲家希望聆聽者在聆聽的過程中逐漸感到窒息與急迫,那麼《班德斯蕾之舞》是相當成功的作品;《來自秋天的四則隱喻》對於四重奏的分與合,運用得相當好,完整、充滿能量的聲響、線條流暢不窒礙,一首四平八穩的弦樂四重奏,唯獨缺少作曲家的鮮明性格。這五首青年作曲家的作品印證了兩種存在已久的普遍性問題:一是強調感覺的體現,卻缺少音樂元素運用的技術鑽研、一是鑽研音樂結構、技巧等等,做出一首好作品,但作曲家自我美學的展現卻不在其中。
創作是思想─美感與身體─技藝的結合,音樂周除了駐節作曲家與音樂家的講座外,亦邀請知名美學學者周海宏講述「什麼是音樂?」,更舉辦首屆中國當代音樂評論比賽。筆者對於周海宏先生的論點並不陌生,筆者在這場演講中注意到的卻是與美學無關的事情,亦即從聽眾的提問與討論中,似乎中國學生十分急切於對與錯的判定,對於所有的灰色地帶與不確定性,都有著相當鮮明的不耐,這是十分有趣的現象,從好的一面來說,聽眾(絕大部分是音樂院學生) 有自己的主見、並與講者進行不同觀念的探討,對於思辨能力的提升是非常重要的,但從另一方面來看,藝術的問題若是可以全部黑白兩立,那也無趣了。又或者中國學生慣於捍衛自己的觀點,雖說老師不全然是正確的,但是為了捍衛自己的觀點而全然不接受─或不試著理解─與自己不同的觀點,卻是阻礙拓展思維的作法。筆者向來主張進行批評前必須先理解、但理解不等於同意,不僅在周海宏先生的講座中,在當代音樂評論比賽中也發現到,許多觀點的爭辯起於抗拒理解,似乎認為理解了對方就是同意對方、就是失去自己的立場,
或許因為近十年來筆者不間斷地從事表演藝術評論的寫作,因此相對於音樂會的演出,當代音樂評論比賽更令筆者印象深刻,並且意外地被要求發表感想,在沒有事先閱讀入選評論、只憑入選者短短幾分鐘的綱要介紹,筆者於現場所言:「只有一篇是真正的評論」或許令許多人感到過於武斷,然而無論是評論一部作品或是一部演出,沒有個人對該作品與該演出提出個人觀點,就無法進入評論的門檻,「個人觀點」是評論最基本的條件,也是一篇評論的核心價值。
六篇入選的文章,炎艷寫譚盾的《圓》是「政治最正確」的一篇,也是筆者認為寫作立意最不可取的評論,但就一篇談論音樂作品的作文,文筆與架構仍不算差。另一篇何靜的《男人的歌六首》評男中音馬金泉,則不僅歌功頌德,文筆與架構也未達水平。唐榮寫王西麟的創作技法與研究與王旭青寫溫德青的《螞蟻搬家》是兩篇絕佳的樂曲分析小論,但是分析樂曲只是進入了解即將被我們所評論的作品,尚未達到「評論」,兩位作者做了如此精闢的作品分析,但就差最後一步:那麼作者到底覺得如何呢?周河清寫王西麟第五號交響曲就分析的部份,雖不若前兩位深入精闢,但四平八穩,可圈可點,周河清雖試著評論這首交響曲,但卻有如蜻蜓點水,輕輕帶過,好似開了評論的門卻旋即關上,十分可惜。唯一為筆者同意為「評論」的是李明月評北京現代音樂節中的一首作品:霍霏霏的《達幽》,全文從破題─簡介評論目標、引言─從歷史脈絡引出評論目標、導流─解析評論目標並鋪陳觀察點、思辯─闡述自我觀點、感想與對評論目標之疑慮,一篇評論文章該具備的條件都齊全了,而李明月的文字使用相當精準,以致通篇兼具文學意境與流暢的節奏,這是意外的收穫。
然而從李明月此篇評論中也看出另一個問題,就是深度雖深,卻缺少廣度。無論是美學的研究、演出的評論或作品的評論,筆者認為應該從學習經典、具備基礎,再行深究。經典的當代音樂作品非常多,但古典的經典作品更多,從這幾篇論文的字裡行間,筆者感覺中國學生學習的能量相當驚人,能夠對研究的方向貫徹始終,但同時也侷限於一小方圓,以王西麟作品為例,若交叉比對同時期的西方管絃樂作品,相信優秀如這幾位作者,一定能夠產生自我對王西麟作品的評論觀點;另外若廣為認識1960年代以降歐陸各家的聲音創作及實驗,相信李明月看《達幽》或中國這類的作品,會有更宏觀的觀點。
作為一位作曲家,對於上海音樂院能夠持續每年透過當代音樂週推動這個在全世界各地都是最小眾的音樂,筆者相當感謝。但作為一位藝術行政人,相對於節目的精采、音樂家在國際間的地位,筆者認為音樂會的執行仍然有相當大的改善空間,其中最嚴重的當屬遲到觀眾的控管,音樂演出中不斷進出場的觀眾實在造成太大的干擾,前台人員在演出前都必須有一張該場演出的曲目順序,並標示清楚何時可以讓遲到觀眾進場,其餘時間則應嚴格把關入口。音樂會現場拍照、聊天等,都是令筆者大開眼界的事情,也許當代音樂周應該漸漸從教育音樂家轉向教育觀眾,從音樂周的執行中,讓觀眾學習到正確的聆賞禮儀。(原文刊載於人民音樂2011年12月號)
Posted date: 12 Jan 2013
Home